匠心铸“铝魂”——记“全国劳动模范”西北铝挤压厂特材作业区作业长向金泉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5-05-19作者: 李旺繁

在西北铝,有这样一个身影,36年如一日扎根生产一线,用非凡毅力与智慧,在“国之重器”锻造中定义“工匠精神”,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和重点产品的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西北铝挤压厂特材工区作业长向金泉,一位在铝合金挤压生产领域熠熠生辉的创新先锋。近日,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扎根一线  突破技术难题

西北铝挤压厂车间现场,轰鸣的机械声与金属撞击声交织成激昂的乐章,55岁的向金泉紧盯操作台,专注地向同事讲解操作要点。

1988年从技校毕业后,向金泉投身西北铝,一干就是36年。36年来,向金泉一直奋斗在生产第一线,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校生成长为“中铝大工匠”。他带领团队参与众多国家重点产品研制,并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为保障国家重点铝合金产品研制和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中铝集团劳动模范”“甘肃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采用36兆牛机台生产汽车阀体型材时,气泡问题长期困扰生产。“执拗”的向金泉日夜扎根车间,独创“向金泉挤压手工操作排气法”,成功攻克难题,并被当作行业典范推广,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他还与工具部门协作,解决了36兆牛挤压机棒材弯曲度问题,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完成的成果“大飞机用某型材研制”荣获西北铝科技成果一等奖。

牵头完成的“汽车阀体用高精度高性能排材研究”项目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荣获中铝集团科技进步奖;参与的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大型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反向挤压生产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向金泉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突破一个个技术瓶颈,一次次收获创新成果。

勇攀高峰  确保重点产出

在36年的一线岗位磨炼过程中,向金泉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某航空用型材课题攻关中,他顶着研制任务急、产品质量要求高、成功率低的压力,经过不断摸索、反复试验,打破传统、创新定位方法,控制针尖模具配合间隙,降低生产辅助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课题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

某管制材料强度高、韧性大,一直依赖进口,并且价格高昂,试制困难前所未有。向金泉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铝加工理论知识和多年来摸索出来的实际操作经验,针对高强度管材生产提出的11条改进意见均被攻关组采纳,实现产品成品率提高37%,并成功替代进口,向金泉也凭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优化创新工模具技术,获得中铝集团“银点子”奖。

“爱岗敬业不仅仅是口号,更重要的是将它踏踏实实地落实到行动上。”这是几十年来,向金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用36年时光践行着这一信念,以创新与坚守诠释劳模担当,用无私奉献闪耀党员光辉。

带徒传艺  弘扬工匠精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向金泉不仅技术精湛,更倾心育才。

2003年,西北铝引进当时国际最先进的45兆牛双动反向挤压机,面对全英文设备操作说明书,向金泉自学取得大学本科学历,操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问也逐渐得到了解决。在某些难度较大的产品生产中,他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把所学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如今多名徒弟已成为岗位骨干。

2020年,以向金泉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2024年底,他带领团队提出的特种工业管材工艺优化方案,每日为企业创收4万元以上。

“当前,全球铝加工行业正面临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双重挑战。我将继续努力,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深耕高端铝材研发,推动数字铝业转型,让西北铝的‘三精基地’项目成为行业新标杆,同时做好‘传帮带’,培养更多青年技术骨干,让劳模精神在车间一线薪火相传。”向金泉说。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香港六开现场直播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